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1.4313钢板硬度受热处理状态影响显著,通过不同工艺可实现硬度调控,其典型硬度范围及影响因素如下:
一、硬度范围与热处理关联
退火状态:硬度约为250HB(布氏硬度),此时材料处于柔软结构,便于后续加工。
淬火后硬度:通常可达HRC 24~26(洛氏硬度),若进一步淬火并回火,硬度可提升至HRC 30~40,具体数值取决于回火温度与工艺参数。
调质处理(淬火+回火):硬度范围与回火温度成反比。例如,QT650条件(回火温度650~700℃)下硬度较低,而QT900条件(回火温度520~580℃)下硬度更高。
二、影响硬度的关键因素
化学成分:碳含量≤0.05%、铬含量12%~14%、镍含量3.5%~4.5%、钼含量0.3%~0.7%,这些元素通过固溶强化和第二相析出强化作用影响硬度。
热处理工艺:淬火温度(950~1050℃)、冷却介质(空气/油/水)、回火温度(500~700℃)的组合决定了最终硬度。例如,高温淬火+低温回火可获得高硬度,而高温回火则降低硬度以提升韧性。
三、硬度与力学性能的平衡
高硬度区间(HRC 30~40):抗拉强度可达900~1100MPa,屈服强度≥800MPa,但延伸率≤12%,适用于承受高磨损的部件。
中等硬度区间(HRC 24~26):抗拉强度650~830MPa,屈服强度≥520MPa,延伸率≥15%,兼具强度与韧性,适用于复杂工况零件。
1.4313钢板硬度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