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泵业在线>资讯列表>2022真拐过去了!2023年的CCUS不一般

企业推荐

更多

2022真拐过去了!2023年的CCUS不一般

2023年01月06日 14:24:31 人气: 42830 来源: 环保在线
  近日,清华大学碳中和技术论坛(第五期)——面向碳中和的工业技术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提到,“目前,CCUS技术和工业应用已具备了可行性,未来可考虑在三个方面(CCUS贡献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加强CCUS全创新链的理论、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产业体系)进行重点突破”。
 
  2021年的时候,我们还在说CCUS发展缓慢【可回顾:双碳目标下,不可或缺的CCUS为何发展缓慢】,但转眼进入2022年,一切似乎都按下了“加速键”。
 
  2021年年中,发改委通知各地报送CCUS项目,然后年末,《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21年版)》印发,明确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纳入了优惠目录。一直到2022年8月,CCUS项目进展从“百万吨级CCUS难觅踪影”实现了大跨越——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可回顾:谁说咱没有百万吨级?石化行业CCUS正面刚】。这也是我国当时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以及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并且标志着我国CCUS产业进入了成熟的商业化运营阶段。
 
  而早在之前,中海油就正式官宣与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壳牌(中国)和美孚(中国)签署大亚湾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CCUS)集群研究项目谅解备忘录,宣告了我国首个海上规模化CCUS集群研究项目进入日程表。
 
  同时,里程碑式的大节奏之后,国内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CUS项目同样在2022年内落地——中国石化与壳牌、中国宝武、巴斯夫四方共同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将在华东地区启动我国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CUS项目,为华东地区工业企业提供一体化二氧化碳减排方案。
 
  CCUS一下子从“进入商业化拐点”迈向了“半成熟商业化运营”,不得不说是厚积薄发的典型。值得一说的是,CCUS技术发展存在很高的技术难度,以及较大的成本门槛,叠加自身减排需求,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在推动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先锋军角色。
 
  像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就是中石化旗下的,据说回收煤制氢装置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提纯后纯度可达99%以上。再像中石油,大庆油田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注入CCUS-EOR示范工程地面方案于2022年上半年正式启动,辽河油田CCUS先导试验区9月已完成第一轮次累计2000吨的二氧化碳注入。
 
  中国能源报曾述评,“CCUS转入集群化发展新阶段”,一方面打破了成本掣肘,另一方面规模化示范作用也较为显著。李阳也表示,2030年驱油利用封存技术将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2040年CO2地质封存和综合利用将实现大规模应用,建设区域化产业化的全流程示范工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也就是说,在技术规模化应用,项目产业化发展条件初步成熟的条件下,CCUS已经进入了快车道。所以,2023年,似乎显得尤为值得期待。
关键词: CCUS,碳捕集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