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锹、挖土、栽树、浇水......植树的人们擦掉脸上的汗珠,刚栽种下的树苗萌发出盎然生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映入眼帘,这是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携手南京市人民检察院补植复绿时的一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和《关于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3月14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在栖霞区八卦洲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补植复绿活动。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袁建华、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梁云参加。市生态环境系统法治条口及市区两级检察机关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上述活动。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市人民检察院一行首先参观了八卦洲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实地感受近年来通过集中整治、大力修复,当地生态环境得到的极大改善和可观变化。
为进一步打造长江生态修复样板,2021年11月,市人民检察院、市生态环境局共同建立南京八卦洲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该基地也是栖霞区利用生态损害赔偿专项资金打造的首个市级生态修复基地。从原来具有人文痕迹的旧船厂,恢复为如今绿意盎然的自然湿地,是南京市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司法联动,稳步推进生态损害赔偿工作的积极成果。
在随后的补植复绿活动中,大家干劲满满、充满活力,一把把铁锹挥舞着力量,一桶桶清水浇灌着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小树苗在泥土里扎根生长,绿色理念也种植在所有人心中。
梁云表示,今后两家单位要加强协作配合,互相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法律知识支持,推动行政司法协作机制进一步走深走实。同时,要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构建合力,发挥“行政+司法”优势,切实维护民生民利。
为进一步完善执法司法联动机制,袁建华针对下一步工作表示,双方要在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加强系统谋划,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与环境公益诉讼有效衔接,加快推进生态修复基地建设;要持续积累经验,强化长江湿地功能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打造长江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样板;要携手齐抓共管,形成长江大保护的强大合力。
原标题:行检携手“补植复绿”,让有价赔偿变无价生态
关键词:
补植复绿,生态补偿,植树造林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